足迹
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2章 小嘴淬了毒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之后到陕省考察,虽然没有达成意向,但临走时,相关部门还是为考察团和各位陪同代表奉上了精美的本地特产。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22章小嘴淬了毒(第22页)
    知道庄先生特别推崇唐代茶器文化,便请本地木刻名家专为他雕了一套纯手工的大唐二十四器……”
    丁良眯了眯眼睛:“名家就雕成这样?”
    林思成叹了口气:“前后就两天,足足二十四件,还让名家怎么雕?”
    郝钧噗嗤一声笑了出来:不吃不喝也才四十八小时,平均每件两小时,还得纯手工,能雕工整就不错了。
    当然,名家也是相对而言。说实话,从近代到当代,陕省就没出过什么木雕名家。
    他乐呵呵的拍拍手,指着旁边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:“先用电脑查一查……林思成,八八年,伊藤园,省报是吧?”
    “省报只报道考察团的行程,赠送礼品在晚报和文化报。”
    工作人员的度很快,噼里啪啦的几下,就调出当时省报关于考察团的报道。
    标题还不小:弘扬茶道文化,让秦茶走向世界……暨伊藤园集团代表平利之行。
    再查晨报,标题同样不小:文化无国界,民艺联世界。
    篇幅很长,重点报道考察团代表收到本地民间艺术品,比如脸谱、窗花、腰鼓时如何高兴,如何赞美。
    还配有照片,大唐二十四器还排在挺前面。
    仔细再看,不就是案上这只筐?
    包括茶斗上的那诗,瓢把上的花纹,以及茶夹上的银片饰纹。
    都是专家,玩的就是眼力,只是一眼就知道,这绝对是同一套东西。
    “那是当时是没带走?”
    林思成想了想:“带了,估计是转了一圈,流回来的。”
    别说,这套东西真就挺沉。
    “又是从哪收的?”
    “郝老师,这套茶具不是收的,是从博物馆仓库里整理出来的……”工作人员敲着电脑,“你稍等,我查一查……咦,还真是收的,不过是四年前收的……”
    “从哪收的?”
    工作人员顿了一下:“是茶文化研究所的刘所长!”
    咦,真是流回来的?
    这位不是圈外人,而是有名的收藏家,研究所更是这次展览的赞助方之一。
    再想想之前,丁良口出狂言:“这诗半文不文,半通不通,一看就知道作者没什么文化。”
    “这样的东西,是怎么收进来的?”
    结果倒好,一个科学家,一个本省有名的收藏家?
    看着丁良比吃了屎还难受的那张脸,郝钧越想越乐呵。
    “林思成,你们学校还教茶学?”
    林思成慢条斯理:“学校不教,我爷爷教,他没事就喜欢研究一些乱七八遭的东西。”
    郝钧差点笑出声:什么算乱七八遭,字画算不算?
    这小子骂人不带脏字,小嘴像是淬了毒。
    丁良咬着牙,额头上青筋暴起。也就眼神刺不死人,不然林思成早死了八百遍。
    但偏偏他还不占理,比如那句:老林就为了赚那八百块钱?
    也就林思成涵养好,换成郝钧,非呸他一脸。
    越想越气,又没办法作,丁会长冷哼一声,一甩袖子扬长而去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cy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