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重生夏侯,从街亭开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81章 贾公闾不类其父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王濬依旧还带着原有的职业习惯,很快进入了办案时的思考状态。
    “我一直认为李承的任命很不合理,按理说,太守的任命要么是出自尚书台,要么就是天子亲授。”
    “出于好奇,我曾经偷偷打听过李承族里的关系。”
    “他的父辈们都相继离世,如今在大魏出仕的只有他的堂弟李秉,在朝中任秘书郎”
    王濬滔滔不绝,夏侯献听得打起了哈欠,但又不能表现得太过心不在焉,只好跟着附和。
    “哦,秘书郎。”
    王濬接着又道:“可小小的秘书郎怎么看也不像是靠山啊,后来我现了一丝端倪。”
    “嗯,端倪。”夏侯献附和。
    “在一次宴会上,李承酒后曾失言道,他堂兄结交了一位能掌握天下士子点评之人,说是只要受了他的点评,定能名声鹊起。”
    “哦。”夏侯献接着附和。
    “具体我也不太感兴趣,只不过是夸夸其谈之辈罢了,我大概记得那人似乎姓孙。”
    “嗯,姓孙。”
    “嗯??”昏昏欲睡的夏侯献听到这个姓氏后突然停顿了几秒,他记得孙资有个儿子就是跟何晏他们混的,许多年前的宴会上他还见过一面。
    他看向王濬的目光中闪烁着光芒,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!
    “士治,详细说说。”
    夏侯府。
    贾充受邀来到府中做客,他穿着一身靛蓝色的儒服,留起了短须,比先前见到时多了几分成熟。
    他原本在尚书台左民尚书赵咨麾下任尚书郎,由于廷尉办案偶会与尚书台共同审案,廷尉监便看中初出茅庐的贾充。
    说起来,贾充的确在律法方面有所造诣,历史上正是他与羊祜、杜预等人合作完成了《晋律》的编纂。
    目前贾充在廷尉中任奏谳掾,主要负责案件的审判。
    夏侯献和他叙起了旧,说他当年孤身一人前往淮南上任时,多亏了有对方辅佐才得以有了立足之本。
    这话对贾充很是受用,他洋洋自得后,连声称谢。
    寒暄过后,进入正题,夏侯献说得很简单,就是要贾充搜罗出李承与孙密等人不法的证据。
    贾充眼珠转了转,捻须而笑:“将军是想在中书台做文章吧。”
    “这事自然是瞒不过公闾。”夏侯献直言不讳。
    “不过,我听闻孙彦龙(孙资)早年在河东避难时与令尊相善,这么做会不会伤了两家和气?”
    孙资本是太原人,早年他刺杀了杀害他兄长的仇人后去到河东避难,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跟贾逵成为挚友。
    后来孙资在许昌高就后便向曹操举荐好友贾逵,可以这么说,孙资对于河东贾氏的崛起有着很大助力。
    然而贾充却不以为然。
    父辈的事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,何况那孙资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贾梁道的儿子而对自己破格照顾。
    他当即拱手回道:“在朝为官当以国事为重,岂能因公废私呢。”
    “嗯,如此便好。”
    “那就有劳公闾了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scy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